郝大勇不止一次的在我们面前谈起他和龙兰青的过往,他向我们提出一个正经的问题,
前任的联系方式应该永久删掉吗?对于这个问题必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郝大勇给了我们一个他自己的答案,前任的联系方式必须要删除,
但是关于前任的记忆是没法删除的,并且占据了脑海的很大一部分空间,
那空间里面有关于她的喜好,爱好,第一次见面的天气,解不开的矛盾,
失去彼此时的心脏重坠感......郝大勇不知道我们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白城初级中学的教学楼前种着一排刺柏,犹如倒置的锥形玉石,苍翠欲滴,
粗壮的根系牢牢地嵌入黄土吸取养分,宛如正青春的学子接受知识的灌溉。
郝大勇从外地转校回来,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对校园的一切都很陌生,
看到旗杆顶端迎风飘扬的国旗,他的心里暖暖的。
白城初级中学的初三学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入普通高中进行深造,
大部分的初三学生在下学期就要分流到职业中学就读,
逃避宿命的最好办法就是进入白城初级中学初三年级的实验班。
郝大勇的父亲不知道使了什么办法,没有参加选拔考试就进入了我们的教室,
但是他的位置在最后一排靠近墙角的位置。初三实验班的座次是和成绩相匹配的,
成绩好的同学有权选择自己的座位,成绩差些的同学只能挑些剩下的,
如果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就只能是老师介入了,
不过此时的郝大勇没有成绩座位在哪也就无足轻重。
同郝大勇一起进入我们教室的还有其他的外地转校回来的同学,他们的位置一致,
教室最后一排,靠墙。进了实验班并不是进了保险柜,如果成绩拉垮,
一个学期之后也逃不过分流的命运。分流到职业中学被所有同学和大多数家长视为耻辱,
坐在实验班的同学们头顶都悬着一把锋利的耻辱刀。每个同学都懂这个道理,
只是领悟的程度不同,领悟力强的同学只有两个动作,抬头,低头;抬头看黑板与老师互动,